|
走进著名旅日画家刘元红的艺术世界浏览数:355次
![]() 走进著名旅日画家刘元红的艺术世界 刘元红, 当代著名旅日画家,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,日本日中书画院副院长,日本东京国画院墨彩画研究生导师。 近日,在今日中国术馆采访了刘元红老师,亲眼观赏到她的牡丹画作,亲耳听取她艰辛探索潜心创作的艺术之途,近距离的感受艺术家的风采。 刘元红为河南洛阳人,著名旅日画家,师从于著名牡丹大师王绣,她的成长之路倾注了王绣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辛勤培育,毕业于河南大学。进修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。 她研创的“墨彩牡丹画中西合一”新画法,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。 她从七岁开始就画牡丹,画她心中的爱,几十个春秋过去了,在这段宝贵的生命经历中,她最难忘的是有幸结识了中国顶级牡丹绘画艺术大师王道中、王绣两位前辈并拜他们为师。在她和大师之间的无私交往过程中,不但她的画艺得到了升华,更使她懂得了大师就是让她绽放美丽,灵魂飘香的人,就是带领她把生命献给艺术的人。 她一生牢记老师的教诲,她把画牡丹当成天降大任,让更多的人学会画牡丹,作为人间大爱。几十年来,她像蜜蜂采蜜一样勤奋,在花间飞舞,在艺海游弋,她把学会的方法,无偿的教会身边的人。她兴办学校,开设讲堂,举办展会,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,刘元红总是桃李满园弟子三千。她的人格力量,她的艺术品位,她待人的态度,她的学长风范,如影随形的跟随着她,无论是在中国的牡丹园,还是东京的樱花园总是有口皆碑。 她画牡丹,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,她把传统文化引进绘画,让作品有了哲学支撑。在她的画面里让阴阳,黑白,虚实,寒暖,燥润,工写,聚散等诸多因素互为表里,在相互对比,相互映衬中,相得益彰,相映生辉。她是用符号画画,从简入妙,用模糊画画,以淡见真。她善于从古代画论中汲取精华,在诸多名家作品中汲取营养,她用燥墨画石,用宿墨画鸟,用飞白画花,用简笔画叶,让笔得心应手,让墨色五彩纷呈,把水玩得淋漓尽致。 因此,她可以把黑色画得高贵典雅,把紫色画得富丽堂皇,把红色画得娇妍似火,把黄色画得金碧辉煌,把白色画得神圣高洁,让每一朵花都与众不同,每一幅作品都不同凡响,令每一次展会都别开生面。 她从一个画牡丹的专业画家,迅速成长为一个文化使者,因为她总是站在文化的高度,站在民族的高度。她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,是中华民族的符号。让更多人喜欢牡丹,就是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文化。所以,无论她走到哪里,她都以文化使者的身份要求自己,把宣传中国文化,传播中国艺术当成使命。在她旅日的十余年里,为了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,她积极参与华侨艺术社团活动,弘扬中国画艺术,她的牡丹画作为中国礼品登上了首相官邸,挂进了寻常百姓家,画到了校园,区街,成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,受到历届首相的接见和奖励。她还以旅日华侨文化界代表人物的身份,多次会见了赴日进行文化交流的艺术家。以艺术界著名人士的身份接待了中国著名人物画家何家英教授、艺术大师韩天衡导师。他们都非常欣赏元红的人品和画品,德艺双馨,说她画出自己的风格画出时代的风采,还送给她一个“牡丹仙子”和“元红牡丹”的雅号。 看到刘元红作画,我们看到了希望。仿佛见到当年那个春江花月夜,让我们一起走回盛唐时代,来到历代诗家吟咏的牡丹诗行,和着雅琴丝竹的古韵,起舞在如诗似梦的旋律之中。只见她彩笔纷披之际,一朵朵牡丹含羞带露摇落纸上,在胸中怒放,在笔端泼洒,在月下开花,在人间吐艳。一片片姚黄,一簇簇魏紫,顷刻间,人们看到满眼芳华,满纸春色,满庭幽香,顿时赢得满堂喝彩。 她笔下的牡丹是对生命的礼赞,是对美好的歌咏,是对伟大时代的写照。作为全国知名、享誉海外的著名牡丹画家,她对牡丹这株生命之花,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感悟。这是因为,她生在牡丹的故乡,长在十三朝古都的洛阳,目睹牡丹的成长,见证家乡的繁华,受到和牡丹一样宠爱,感受到这朵富贵花给予家乡乃至民族带来的繁荣和伟大复兴的梦想。 高贵典雅 满园纯色 大福大贵 阅尽人间春色 花王 剪裁偏得东风意,淡薄似矜西子妆。 雅称花中为首冠,年年长占断春光。 富贵花开 富贵花开 赤橙黄绿青蓝紫 梅花 横空出世,莽崑崙,閲尽人间春色。 梅花 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还须花下眠。 满城尽带黄金甲 放大部分 刘元红老师参观今日中国艺术馆 今日中国艺术总监、湖社新闻发言人张京秀女士与著名画家刘元红畅谈中 今日中国艺术总监、湖社新闻发言人:张京秀 国内总编:王硕 国际主编:大卫 编辑:张杰森 今日中国艺术 chinaartnow.com 凡注明“今日中国艺术”字样的视频、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专稿,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今日中国艺术水印,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今日中国艺术。否则将依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维护知识产权。
|